4F0Pmt5upZa chamber.huanqiu.comarticle小小的乳香 阿曼与中国的文化贸易之旅/e3pu1oj7h/e3pu1ok69“驼铃相闻,舟楫相望。”两千多年前,中国商队经由西域,一路西行探索,经中亚、波斯直到欧洲。这条商贸之路逐渐演变成繁荣千年的丝绸之路,它折射着古代中国和沿途国家人民的智慧。绵延万千公里的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书写着一段段文明的交融与辉煌的传奇。如今在中国发起的“一带一路”倡议下,古丝路重现辉煌:“天鲲号”扬帆起航、埃及新地标再书“金字塔奇迹”、沙特新城逐梦未来、新能源助力沙漠国家能源转型。“一带一路”非凡十年,见证了中国与中东国家的互联互通,文明的华章将在此刻继续书写。阿曼篇这一粒粒外表平平无奇小颗粒,可是所有阿曼人心中的“宝”。它叫乳香,是一种从树木中提取的芳香树脂。熏香房屋、食用入药、美容养颜等等,阿曼人把它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但你相信吗,它也曾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将阿曼和中国这两个遥远的文明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一块块小小的乳香背后,折射出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而中国与阿曼之间的友谊,还要从一个阿曼人和一个中国人的故事讲起。阿布·欧贝德 载入中国史书的第一位阿拉伯人大约1200年前,也就是唐朝时,《一千零一夜》故事中辛巴达的人物原型——阿曼航海家阿布·欧贝德驾驶着一艘名为“苏哈尔”号的木帆船从阿曼起航,经过7个多月的航行,最终抵达广州。阿曼卡布斯苏丹大学历史系教授 穆卡达姆:他是被记录在册的第一个到访中国的阿拉伯航海家,阿曼人也为此感到自豪,因为第一个到访中国的阿拉伯航海家来自阿曼。当时随着阿布·欧贝德一起抵达中国的,就有一箱箱的阿曼乳香。而在唐宋时期,乳香一直是中国市场上非常受欢迎的阿拉伯商品。阿曼卡布斯苏丹大学历史系教授 穆卡达姆:阿布·欧贝德此行的重要意义在于,他开启了阿曼与中国间的贸易交流,之后你会发现有许多商人,驾驶他们的商船前往中国。如今,在马斯喀特一处环岛上也停放着一艘 “苏哈尔”号。1980年11月,阿曼政府下令建造了一艘仿古帆船“苏哈尔”号,并重走阿布·欧贝德的航海路。在历经231天的海上航行后,再次抵达广州,受到了广州人民的热烈欢迎。“苏哈尔号”返回阿曼后,被永久放置在马斯喀特布斯坦宫与议会大厦之间的环岛上,用以铭记中阿友好情谊。郑和下西洋 中阿两国正式开启官方交往在阿布·欧贝德抵达中国600多年后,在明代,又有一个人将中阿交往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他就是郑和。在阿曼国家博物馆关于乳香贸易历史的展厅中,最大的一件陈列品就是郑和船队宝船的模型了。郑和曾七下西洋,其中四次在阿曼的港口停靠过。船队带来了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叶等物品,并带走了乳香和其他各种香料。阿曼卡布斯苏丹大学历史系教授 穆卡达姆:郑和是一位和平使者,如果你研究阿拉伯语,会发现关于这位领导了现代历史上最大规模航海壮举的中国历史人物,有许多赞美之词。这次航海壮举的目的是国与国之间的和平相处,为了文化交流与商贸往来。我认为这是国际关系中一个非常优秀的交往模式。在阿曼国家博物馆里,有一个叫做“阿曼与世界”的展厅,在这个展厅中,有一整面墙,上面陈列的都是来自中国的瓷器。在这个展厅的入口处摆放着一个大坛子。在1902年到1903年间,光绪帝派人沿海上丝绸之路为当时的阿曼苏丹费萨尔送去了神秘的礼物——两个半人高的梨形坛子,里面盛放着来自中国皇家的秘制烹饪酱料。此后,其中一个坛子一直被摆放在阿曼国家博物馆里这个专门展示阿曼同世界各国交流的展厅门口。阿曼国家博物馆里的中国藏品数量庞大、保存完好,并且来自不同的朝代,它们呈现出了一条关于中阿友好交往清晰而久远的时空线索,也为当年丝绸之路的繁盛提供了充足的证明。郑和纪念碑 中阿友谊新地标萨拉拉,位于阿曼南部的海岸线上,以椰林、绿洲和千年古迹闻名于世。在炎热的阿拉伯半岛,萨拉拉却有着独特的季风气候,雨季期间郁郁葱葱,宜人宜游。而古代贸易在这里也留下了历史的足迹——郑和船队当年停靠的港口,就位于萨拉拉。2023年,为纪念中国阿曼建交45周年,一座名为“郑和纪念碑”的雕塑在这里落成竣工。郑和纪念碑的主体造型取自海浪与船头,通过这些灵动的线条,我们仿佛能听到郑和船队的风帆拍打着海浪的声音,感受到他们穿越波涛的勇气与决心。巧合的是,记者在萨拉拉采访期间,还偶遇了一位曾参加过纪念碑竣工仪式的当地人。萨拉拉当地民众 穆罕默德·本·穆赫辛·穆阿玛利:说实话,我之前并不知道谁是郑和,小孩子们也不认识他,现在建了这座纪念碑,人们都会好奇,究竟谁是郑和。然后会去了解关于他的故事,知道他曾到过那么多国家,也到过阿曼。阿曼卡布斯苏丹大学历史系教授 穆卡达姆:中国是阿曼最大的贸易伙伴,是阿曼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我们看到在阿曼的杜库姆工业区,以及阿曼道路建设、电力开发领域,都有来自中国的投资,并且双方合作前景广阔。展望未来,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与阿曼间有着更多的合作机会,更紧密的交往纽带。如同阿布·欧贝德和郑和船队曾驶过风浪滚滚的大洋,中阿两国也将在各领域携手前行,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监制丨穆莉制片人丨张雨辰 李健南记者丨王寅 姚书博1697704591311责编:李晓丹央视新闻客户端1697704591311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80188cfec7f6e342069aaaf9af4d0526.gif{"email":"lixiaodan@huanqiu.com","name":"李晓丹"}
“驼铃相闻,舟楫相望。”两千多年前,中国商队经由西域,一路西行探索,经中亚、波斯直到欧洲。这条商贸之路逐渐演变成繁荣千年的丝绸之路,它折射着古代中国和沿途国家人民的智慧。绵延万千公里的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书写着一段段文明的交融与辉煌的传奇。如今在中国发起的“一带一路”倡议下,古丝路重现辉煌:“天鲲号”扬帆起航、埃及新地标再书“金字塔奇迹”、沙特新城逐梦未来、新能源助力沙漠国家能源转型。“一带一路”非凡十年,见证了中国与中东国家的互联互通,文明的华章将在此刻继续书写。阿曼篇这一粒粒外表平平无奇小颗粒,可是所有阿曼人心中的“宝”。它叫乳香,是一种从树木中提取的芳香树脂。熏香房屋、食用入药、美容养颜等等,阿曼人把它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但你相信吗,它也曾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将阿曼和中国这两个遥远的文明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一块块小小的乳香背后,折射出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而中国与阿曼之间的友谊,还要从一个阿曼人和一个中国人的故事讲起。阿布·欧贝德 载入中国史书的第一位阿拉伯人大约1200年前,也就是唐朝时,《一千零一夜》故事中辛巴达的人物原型——阿曼航海家阿布·欧贝德驾驶着一艘名为“苏哈尔”号的木帆船从阿曼起航,经过7个多月的航行,最终抵达广州。阿曼卡布斯苏丹大学历史系教授 穆卡达姆:他是被记录在册的第一个到访中国的阿拉伯航海家,阿曼人也为此感到自豪,因为第一个到访中国的阿拉伯航海家来自阿曼。当时随着阿布·欧贝德一起抵达中国的,就有一箱箱的阿曼乳香。而在唐宋时期,乳香一直是中国市场上非常受欢迎的阿拉伯商品。阿曼卡布斯苏丹大学历史系教授 穆卡达姆:阿布·欧贝德此行的重要意义在于,他开启了阿曼与中国间的贸易交流,之后你会发现有许多商人,驾驶他们的商船前往中国。如今,在马斯喀特一处环岛上也停放着一艘 “苏哈尔”号。1980年11月,阿曼政府下令建造了一艘仿古帆船“苏哈尔”号,并重走阿布·欧贝德的航海路。在历经231天的海上航行后,再次抵达广州,受到了广州人民的热烈欢迎。“苏哈尔号”返回阿曼后,被永久放置在马斯喀特布斯坦宫与议会大厦之间的环岛上,用以铭记中阿友好情谊。郑和下西洋 中阿两国正式开启官方交往在阿布·欧贝德抵达中国600多年后,在明代,又有一个人将中阿交往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他就是郑和。在阿曼国家博物馆关于乳香贸易历史的展厅中,最大的一件陈列品就是郑和船队宝船的模型了。郑和曾七下西洋,其中四次在阿曼的港口停靠过。船队带来了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叶等物品,并带走了乳香和其他各种香料。阿曼卡布斯苏丹大学历史系教授 穆卡达姆:郑和是一位和平使者,如果你研究阿拉伯语,会发现关于这位领导了现代历史上最大规模航海壮举的中国历史人物,有许多赞美之词。这次航海壮举的目的是国与国之间的和平相处,为了文化交流与商贸往来。我认为这是国际关系中一个非常优秀的交往模式。在阿曼国家博物馆里,有一个叫做“阿曼与世界”的展厅,在这个展厅中,有一整面墙,上面陈列的都是来自中国的瓷器。在这个展厅的入口处摆放着一个大坛子。在1902年到1903年间,光绪帝派人沿海上丝绸之路为当时的阿曼苏丹费萨尔送去了神秘的礼物——两个半人高的梨形坛子,里面盛放着来自中国皇家的秘制烹饪酱料。此后,其中一个坛子一直被摆放在阿曼国家博物馆里这个专门展示阿曼同世界各国交流的展厅门口。阿曼国家博物馆里的中国藏品数量庞大、保存完好,并且来自不同的朝代,它们呈现出了一条关于中阿友好交往清晰而久远的时空线索,也为当年丝绸之路的繁盛提供了充足的证明。郑和纪念碑 中阿友谊新地标萨拉拉,位于阿曼南部的海岸线上,以椰林、绿洲和千年古迹闻名于世。在炎热的阿拉伯半岛,萨拉拉却有着独特的季风气候,雨季期间郁郁葱葱,宜人宜游。而古代贸易在这里也留下了历史的足迹——郑和船队当年停靠的港口,就位于萨拉拉。2023年,为纪念中国阿曼建交45周年,一座名为“郑和纪念碑”的雕塑在这里落成竣工。郑和纪念碑的主体造型取自海浪与船头,通过这些灵动的线条,我们仿佛能听到郑和船队的风帆拍打着海浪的声音,感受到他们穿越波涛的勇气与决心。巧合的是,记者在萨拉拉采访期间,还偶遇了一位曾参加过纪念碑竣工仪式的当地人。萨拉拉当地民众 穆罕默德·本·穆赫辛·穆阿玛利:说实话,我之前并不知道谁是郑和,小孩子们也不认识他,现在建了这座纪念碑,人们都会好奇,究竟谁是郑和。然后会去了解关于他的故事,知道他曾到过那么多国家,也到过阿曼。阿曼卡布斯苏丹大学历史系教授 穆卡达姆:中国是阿曼最大的贸易伙伴,是阿曼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我们看到在阿曼的杜库姆工业区,以及阿曼道路建设、电力开发领域,都有来自中国的投资,并且双方合作前景广阔。展望未来,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与阿曼间有着更多的合作机会,更紧密的交往纽带。如同阿布·欧贝德和郑和船队曾驶过风浪滚滚的大洋,中阿两国也将在各领域携手前行,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监制丨穆莉制片人丨张雨辰 李健南记者丨王寅 姚书博